首页    工作动态    应援优援筑牢民生“连心桥”

应援优援筑牢民生“连心桥”

创建时间:2020-06-06 10:05
浏览量:0

讲述人:徐扬(陕西省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)


“我打工一年了,老板不给付工钱,我该怎么办?”2020年2月19日下午,一个咨询电话打进了陕西省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的“123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。


咨询人年前因在外地打工,老板没有结工资,疫情期间又不方便出行,一时没了主意。值班律师了解案情后,迅速按照“两保障一畅通”的工作要求,引导求助人在家中顺利办完法律援助申请手续,确保了当事人第一时间获得法律援助。


“两保障一畅通”是我们在疫情防控期研究制定的工作措施。啥叫“两保障”?首先,为了保障法律援助服务不中断,我们挑选了36名业务水平高的执业律师轮流参与值班,通过“12348”热线让群众足不出户,享受到及时、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;其次,为了保障法律服务高质量,我们组织了法援律师专题学习与疫情相关的法律法规,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复工、合同履行等因疫情暴发易产生纠纷的法律知识,为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、农民工返岗提供专业、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;“一畅通”是,为了畅通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,我们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,实行线上、线下同时办理,特别对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医务人员、军人、人民警察以及农民工等人员提出的法律援助需求,优先受理、优先办理,实行当日办结制。


2020年4月17日,榆林市民贺某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。贺某受雇于某装饰公司,从事墙面粉刷工作,2019年底,贺某在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跌落受伤,诊断为左跟骨粉碎性骨折,出院后和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没有协商成功,几个月来没有任何收入,一家三口唯一的经济来源被切断,生活非常困难。


了解案情后,我当场认定贺某符合“两保障一畅通”的援助条件,为贺某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指派了比较擅长办理劳动纠纷的律师为其维权,并及时和劳动监察部门取得联系合力维权,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贺某的合法权益。


办理完手续后,贺某说:“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,法律援助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!”


我常告诉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:“我们面对的群众大部分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较低,我们要应援优援筑牢民生‘连心桥’。很多时候,一个微笑、一声问候、一杯热水,就能使来访者能够真正感受到温暖。”
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榆林市司法局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具体疫情防控工作,先后制定了《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》等方案,指引群众疫情期间合理有序办理法律援助事项。


今年以来,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“123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及各工作站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935人次,与疫情相关的咨询96人次,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26件,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法律援助服务“不打烊”。


记者点评:

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徐扬凭着对法援事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带出了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的法律援助队伍。记者翻看台账,近几年,法援中心的办案数量和接待咨询数量逐年增加,案件质量明显提升,特别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法律援助服务“不打烊”就是最好证明。